
聚乙烯防腐膠帶有很好的機械強度和粘接密封性能,按其作用薄膠型聚乙烯防腐膠帶分為防腐帶(內(nèi)帶)、保護帶(外帶)、補口帶。主要用于石油、天然氣輸送和化工、城建中給排水輸送的埋地鋼質(zhì)管道外表面防腐,與防腐底漆配合使用。具有施工簡便,無污染等優(yōu)點。
1. 環(huán)境要求
膠帶的施工溫度為-30~70℃,但膠帶的解卷溫度應當高于5℃,這是美國波利肯膠帶施工規(guī)程中規(guī)定的。日本日東膠帶在介紹時也曾指出,膠帶在嚴寒的地區(qū)施工應保存在一定溫度環(huán)境下,纏帶是可以在較低溫度下 (-30℃)進行。因此環(huán)境溫度較低時,應采取適當措施以保證防腐層質(zhì)量達到設計要求,纏帶時要求管子干燥無霜。華北油田還對施工過程中的濕度做了規(guī)定: 當濕度大于75%時不能施工,因在這樣的濕度下管子不能保持干燥無霜。風砂彌漫的天氣有很多臟物會落到管子及底漆上,這將影響粘結力,因此在風沙的天氣不宜施工。
2. 纏帶方法
纏帶方法有使用機械帶和手工纏帶。 使用適當機械或手工機具包括:聯(lián)合作業(yè)機、汽油機手動纏帶機或手工補口纏帶機。使用機械是保證膠帶搭接量、平行度及無皺折的有力措施,手纏膠帶很難達到均勻一致的表面質(zhì)量及始終如一的拉緊力。只有在個別地方使用機械無法進行時才可用手纏帶, 但在機械纏帶時應注意膠帶始端和末端一定要粘貼牢。
纏帶要求:在涂好底漆的管子上按搭接要求纏防腐膠粘帶,膠帶始端與末端搭接長度不應少于1/4周長且不少于100mm,纏繞各圈間應平行,不得扭曲皺折,并壓貼帶端使其不翹起。
工廠預制纏帶:工廠預制纏帶可以冷纏帶也可熱纏帶,如波利肯的YG和YG體系,這樣可以保證膠帶有良好的粘結強度,以增強防腐性能。在工廠預制通常是管子旋轉(zhuǎn),用火焰烘烤,膠帶拉緊。一般在工廠生產(chǎn)單根防腐管子或防腐保溫管子,在管子端部應預留150±10mm光管作為焊接補口區(qū),并且作上明顯的防腐等級及質(zhì)量檢查合格標記(普通級:紅、加強級;綠,特強級:蘭),標記包括鋼管規(guī)格及質(zhì)量檢查標記。
3. 檢查修補
纏帶完畢后檢查和修補(補傷)膠帶防腐質(zhì)量應符合質(zhì)量要求規(guī)定。檢查防腐層如查出缺陷后做上記號, 并及時修補。修補時應剝?nèi)p傷部位,涂上底漆,并使用與原來相同的膠帶,修補搭接寬度必須大于損壞部位100mm。
4. 防腐管道下溝和回填
機械化連續(xù)施工時,在管溝上纏好內(nèi)、外帶的管子,通常直接下溝。如果纏好膠帶的管道不能及時下溝,必須放在高出地面的軟土墩上,以保證不壓傷防腐層。吊裝纏好膠帶的管道時,必須采用專用的橡膠或帆布吊具,嚴禁損傷防腐層。管道下溝時應細心操作,防止管道撞擊溝壁,尤其是在溝內(nèi)有障礙物,需從障礙物下穿送管子時,嚴禁在地下拖拉。管子下溝后,軟土回填厚度超過管頂100mm以上,方可二次回填。
5. 管道連接部位及其它防腐層現(xiàn)場焊縫補口
在管道連接部位和焊縫處應使用膠層厚、基膜薄的材料補口,施工方法同膠帶。補口處與原涂層搭接寬度應不小于100mm。補口時應先除去管端防腐層的松散部分,對于厚度大于3mm的包覆聚乙烯層應切成45°坡口,并除去焊縫區(qū)的焊瘤、毛剌和其它臟物,補口處還應干燥。補口纏帶前,先在接口部位纏一層膠帶作額外保護,然后按搭接50%膠帶寬度正常纏帶施工。用普通防腐膠帶補口時,在站口處的鋼管上及各層膠帶間應涂刷與膠層相容的底膠,這樣可確保膠帶的密封防水性。底膠剝離強度應等于或大于8N/cm。 底膠通常采用膠帶膠層的面膠。如華北油田設計院采用生產(chǎn)膠帶時的中間產(chǎn)品"面膠"做了補口試驗,補口層間涂用"面膠",因此涂有與膠層相容的膠是補口質(zhì)量的保證。所謂相容的底膠是指涂膠后膠帶層不變質(zhì),不硬、不脆,具有與本體同樣的剝離強度。纏繞異型管件和異徑三通是纏繞最困難的部位,通常先用合適寬度的膠帶以卷煙式包裹三通座架, 然后用較窄的帶(25~50mm)從一端纏起全部覆蓋先前包扎的膠帶。 三通支座呈十字形時要呈十字形纏繞,以確保良好的密封。所謂卷煙式是指直縫包裹方式,也可以剪成相應大小及形狀,呈直縫包帖在異型件上。每個補口纏繞完畢均進行外觀檢查,要求聚乙烯帶表面平整,粘力結嚴密,無折皺等缺陷。